當地時間昨天下午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專機抵達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邁達巴德,開始了對印度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行程。訪問期間,習近平將會見印度總統慕克吉及總理莫迪,並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。據中國駐印大使樂玉成此前透露,兩國有望在貿易、投資、金融、基礎設施等領域簽署近20項協議。
  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 綜合新華社 人民網 中新網
  □主席行程
  習近平昨天抵達印度訪問
  當地時間下午2時50分許,習近平乘坐的專機抵達艾哈邁達巴德的機場。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受到印度古吉拉特邦邦長克利、首席部長帕特爾、印度駐華大使康特等熱情迎接。
  身穿鮮艷服飾的印度青年跳起曼妙的古吉拉特邦傳統舞蹈,打起歡快的腰鼓。習近平駐足觀看,向他們揮手致意。
  習近平和車隊離開機場前往下榻賓館。沿途,成千上萬印度民眾自發站在街道兩側歡呼揮手,歡迎中國貴賓。
  習近平向印度人民轉達中國人民的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。習近平指出,中印毗鄰而居,友好交往數千年。進入新世紀,中印已經成為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,成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兩支重要力量,成為推動亞洲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。中印兩大古老文明攜手復興是兩國人民的共同期待。中方願同印方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發展伙伴關係,共圓強國富民的偉大夢想。我期待著同慕克吉總統、莫迪總理、印度朝野各界廣泛接觸,共同規劃兩國關係未來,開創中印關係新局面。
  古吉拉特邦是印度總理莫迪的家鄉,昨天也正是莫迪64歲生日,印媒報道莫迪將邀請習近平出席他的生日晚宴。印度為這場宴會準備了超過100道菜。習近平和莫迪還將到公園西岸,參觀由聖雄甘地故居改建的甘地紀念館。
  中國駐印大使樂玉成表示,兩國有望在貿易、投資、金融、基礎設施等領域簽署近20項協議。
  >>揭秘
  古吉拉特邦——“印度的廣東”
  昨天,習近平抵達印度訪問,首站並非首都新德里,而是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邁達巴德。古吉拉特邦是印度最西部的一個邦,海岸線長1600公里,為印度各邦之最。提起古吉拉特邦,在印度的地位舉足輕重,那裡是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的誕生地;全球最廉價汽車“塔塔納米”從那裡生產下線。
  從各項數據來看,古吉拉特邦都是印度各邦中的“大塊頭”——面積比中國的廣東省略大,最新人口統計超過6000萬,過去10年GDP增長率超10%。這個傳統的“商業之邦”走在印度改革最前沿,創造了“古吉拉特發展模式”,近年來更被西方媒體追捧為“印度最受歡迎的投資地”,被印度人比成“印度的廣東”。
  古吉拉特邦自古以來航海商貿活動活躍,該邦面朝阿拉伯海,那裡曾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處。莫迪總理在回答中國記者提問時表示:“絲綢之路、香料之路等貿易路線不僅是區域貿易的通道,更是亞洲繁榮之錨。印度正好位於這些貿易路線的交會點,不斷與沿線國家分享著彼此的智慧結晶。我相信這些自然貿易路線若能重現,必將為建設21世紀繁榮亞洲做出重要貢獻。”
  今年6月,《印度時報》曾特別報道過20家中國企業訪問古吉拉特邦的消息,並評論說“在現任總理、該邦前任首席部長莫迪2011年訪問中國後,古吉拉特邦就成為中國產業投資的一個目的地。”這些企業涉及汽車、摩托車零配件、房地產、電氣設備、垃圾處理等行業。目前在該邦的中資企業有上海寶鋼、特變電工、上海海立等。對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,古吉拉特大學中文系不少學生認為“機會來了”,他們希望以後能到更多的中國企業謀職或幫印度企業跟中國做生意。
  中國領導人訪印首站選在古吉拉特邦,也讓該邦成了連接“印度夢”和“中國夢”的重要一站。
  □署名文章
  引鄧小平講話述中印攜手發展
  昨天,習近平在印度《印度教徒報》和《覺醒日報》同時發表題為《攜手共創繁榮振興的亞洲世紀》的署名文章。
  文章指出,當前,中國和印度都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。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,提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,確定了15個領域、33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,正在全面推進。
  文章中稱,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、製造業領域經驗豐富,願在這些領域為印度發展發揮作用。“世界工廠”和“世界辦公室”的強強聯合,將形成最具競爭力的生產基地、最具吸引力的消費市場。
  “中國能量”和“印度智慧”將釋放出巨大潛能。
  習近平指出,他贊成印度總理莫迪認為的中印兩國是“兩個身體、一種精神”。“中國龍”和“印度象”雖然各具特色,但都崇尚和平、公平、正義。我們要攜手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,共同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,完善和優化國際治理機制和規則,使之更好適應時代發展和國際社會共同需求。
  文章指出,正如鄧小平先生所說:真正的“亞洲世紀”,是要等到中國、印度和其他一些鄰國發展起來,才算到來。
  >>解讀
  強調“亞洲崛起”需中印攜手
  習近平在署名文章中提出,中印攜手共創“亞洲世紀”。這一令人振奮的提法備受各方關註。輿論關註這是否意味著中印雙邊外交的重大突破?相關專家解讀表示,中印對“亞洲崛起”達成共識更有自信。
  中國南亞學會會長孫士海認為:“中印是亞洲兩個最大的有著古老文明的發展中國家,近年來,中印兩國社會發展、經濟增長,印度雖沒有中國經濟增速快,但毫無疑問也在崛起,且有很大的潛力。兩國在區域、國際問題、雙邊關係上的合作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。”
  由中印崛起帶來的“亞洲世紀”已越來越明顯。“習近平主席在訪印期間重提‘亞洲世紀’,一則是表示雙方已就‘亞洲崛起’達成共識更有自信,二則是強調真正的亞洲崛起需要兩國攜手共進,共促繁榮。”孫士海說。
  前駐印度大使周剛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,中印之間雖然存在著一些問題,主要是由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雙方戰略互信和政治互信不足,導致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利益摩擦,但日前習主席在國際場合多次會見印度高層,此次又訪問莫迪的家鄉,說明兩國領導決策層以大局為重,在維護和平發展上達成了共識。
  □行程回顧
  在馬爾代夫談中馬旅游合作
  習近平: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
  昨天,習近平主席在馬爾代夫訪問,會見中國駐馬使館工作人員、中資機構和華僑華人代表時,一段話引起廣泛關註。馬爾代夫是習近平此次亞洲四國之行的第二站。
  會見中,當中國駐馬爾代夫大使王福康說到中馬旅游合作時,習近平說:“我插一句啊,也要教育我們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講文明。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,不要去破壞人家的珊瑚礁。少吃方便面,多吃當地海鮮。”
  記者梳理近年來習近平在各種場合中說過的“接地氣”的家常話發現,這些簡短的話語雖然錶面上風趣幽默,但實質上卻隱藏著更深的內涵,以小見大,把深刻的道理講得淺顯、明白、曉暢。
  >>盤點·習近平那些“接地氣”的講話
  1
  “小時候沒有PM2.5,但是有PM250。”——2013年3月6日
  習近平在參加全國兩會上海代表團討論談及霧霾天時回憶說,小時候在北京,沙塵也很大,戴著口罩騎車去上學。到學校之後,口罩上都是厚厚的黃沙子。到了冬天,加上煤煙氣,情況就更糟了,那個時候沒有PM2.5,但是有PM250。他接著講到,老問題解決了,我們還在面對新的問題,其實老的問題和新的問題,在中國社會同時存在。
  2
  “地溝油哪去了?”“沒有去搞麻辣燙吧”——2014年2月25日
  今年初,習近平來到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第九水廠,對介紹生活垃圾處理情況的北京市市政管委負責人如此發問。負責人回答,北京各區縣都建了廢棄油脂處理廠,年回收廢棄油脂10萬噸,還有70萬噸通過市場化渠道處理,並加強了管理和監控。
  3
  “現在網民檢驗湖泊水質的標準是市長敢不敢跳下去游泳。”——2014年3月8日
 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習近平在參加江蘇代表團討論時,當代表談到當地加強生態修複和環境改造工程效果很好時,習近平風趣的插話引得代表們都笑了起來。雖是一句玩笑話,但證明瞭習近平主席不僅上網,而且很重視網民的呼聲和意見,對於網民提出的檢驗水質的標準表示認同。  (原標題:中印將簽署近20項合作協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bsesbuhkeb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